一、专利名称:一种腹板双排孔的H型蜂窝构件
二、专利类别:实用新型专利
三、专利号:ZL 2020201150558
四、发明人:刘赫;龙广成;张怀志;张景怡;张健
五、专利摘要:一种腹板双排孔的H型蜂窝构件,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腹板双排孔的H型蜂窝构件,包括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和腹板;所述腹板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排开孔,两排所述开孔并列设置或者交错设置,两排开孔设置在腹板沿长度方向中心线的两侧,开孔的形式为正六边形、圆形、正八边形或者椭圆形,腹板通过两次折线切割后错位焊接或直接切割开孔形成。所述腹板双排孔的H型蜂窝构件,其提高了钢梁的截面高度,显著提高了钢梁在腹板平面内的刚度和截面抗弯承载力,腹板中心处为实腹截面,显著提高了其截面抗剪承载力。
六、转化形式:专利权转让
七、受让方:沈阳建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八、转让金额:贰仟元整
一、专利名称:一种蜂窝组合梁抗火加载试验装置
二、专利类别:实用新型专利
三、专利号:ZL 2019206541729
四、发明人:戴乐;贾连光;魏鹏宇
五、专利摘要:一种蜂窝组合梁抗火加载试验装置,属于结构工程结构试验技术领域。所述蜂窝组合梁抗火加载试验装置,包括火灾试验炉,火灾试验炉内设有两个立柱,两个立柱的上方设有蜂窝组合梁,蜂窝组合梁的上方设有弹簧加载装置,弹簧加载装置的上方与液压千斤顶连接,弹簧加载装置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设置有弹簧,火灾试验炉内设置至少两个铠装热电偶,铠装热电偶与数据采集仪一连接,蜂窝组合梁上设置至少三个电子位移计,电子位移计与数据采集仪二连接,数据采集仪一和数据采集仪二均与电脑连接。所述蜂窝组合梁抗火加载试验装置,能够真实反应火灾发生的情况,并利用液压千斤顶?弹簧组合装置进行分级加载,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转化形式:专利权转让
七、受让方:沈阳建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八、转让金额:贰仟元整
一、专利名称:一种多肢异形格构柱和H型钢梁的连接结构
二、专利类别:实用新型专利
三、专利号:ZL 2018208429358
四、发明人:贾连光;李秋镕;郎玉霄
五、专利摘要:一种多肢异形格构柱和H型钢梁的连接结构,属于钢结构住宅技术领域。所述多肢异形格构柱和H型钢梁的连接结构包括多肢异形格构柱,所述多肢异形格构柱包括中心柱肢和多个其他柱肢,所述中心柱肢和所述其他柱肢竖直放置,其中,所述中心柱肢的腹板与所述其他柱肢的翼缘相对设置,所述中心柱肢的翼缘与所述其他柱肢的腹板相对设置,所述中心柱肢与所述其他柱肢通过柱肢间H型钢梁连接,所述其他柱肢与格构柱间H型钢梁连接。所述多肢异形格构柱和H型钢梁的连接结构构造简单,传力明确,连接可靠,在整个生产安装过程中,对环境影响小,绿色环保,柱肢间采用尺寸较小的H型钢梁相连,可以节省数目可观的钢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六、转化形式:专利权转让
七、受让方:沈阳建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八、转让金额:贰仟元整
一、专利名称:一种端板连接蜂窝梁与钢筋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二、专利类别:实用新型专利
三、专利号:ZL 2020214336447
四、发明人: 杜镇廷;贾连光;郑博雅;李秋镕
五、专利摘要:一种端板连接蜂窝梁与钢筋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属于建筑钢结构、土木施工技术领域。端板连接蜂窝梁与钢筋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包括蜂窝梁和钢筋混凝土柱,蜂窝梁的端部固连设置有预留螺栓孔的端板,蜂窝梁靠近端板一端的第一个开孔的中心到端板的距离为蜂窝梁梁高的0.75?1倍;钢筋混凝土柱设置有与端板的预留螺栓孔的位置对应的安装孔,端板与钢筋混凝土柱通过金属膨胀螺栓连接。端板连接蜂窝梁与钢筋混凝土柱连接节点施工方便、易于装配、绿色节能、自重轻、抗震性能好。
六、转化形式:专利权转让
七、受让方:沈阳建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八、转让金额:贰仟元整
一、专利名称:一种装配式蜂窝梁板结构体系
二、专利类别:发明专利
三、专利号:ZL 2018111138329
四、发明人: 贾连光;李力鹏;孙博文
五、专利摘要:一种装配式蜂窝梁板结构体系,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所述装配式蜂窝梁板结构体系,包括主梁、次梁和叠合板,所述主梁和次梁均采用H型蜂窝钢梁,所述次梁穿过主梁上的孔,所述叠合板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所述叠合板包括预制底板和现浇混凝土层,所述预制底板设置在次梁的上翼缘上,预制底板中预埋有桁架。所述装配式蜂窝梁板结构体系能够有节省钢材、减轻结构质量、提高抗震性能,使弯矩传递更加直接。六、转化形式:专利权转让
七、受让方:沈阳建大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八、转让金额:伍万贰仟元整
公告期:2021年11月5日至2021年11月19日,如有异议,请致电024-24692873
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1年11月5日